序号 | 导师及联系电话 | 职称/学位 | 专业领域 | 简介 |
| 教授 |
1 | 陈 宁 | 教授/硕士 | 学硕专业: 轮机工程 | 陈宁教授,长期从事船舶轮机系统与舱室设备的数字化设计与性能优化方面的研究,在轮机系统数字化设计与数字化设计系统开发、深水全回转动力定位综合舵桨推进系统开发、高效复合型压载水防海生物管理系统研发方面获得了辽宁省科技厅,江苏省科技厅,浙江省科技厅,江苏省教育厅及葫芦岛市、镇江市科技局组织鉴定的科技成果。作为船舶轮机系统与舱室设备数字化设计与性能优化方向带头人。担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委会委员、壳舾涂一体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防工业/船舶工业机加工网委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轮机委员会大功率柴油机学组成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轮机学术委员会辅机分会委员、江苏省造船工程协会轮机分委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通讯评议专家,江苏科技大学第九、十届实验室建设工作专家组成员、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教学督导组成员,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共建共管委员会委员,《船舶规则规范参考2014》编委会编委、《中外船舶科技》编委,《中国图象图形学报》、《船舶工程》、《机电设备》、《上海海事大学学报》、《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江苏船舶》特约审稿。获江苏省第二批“科技副总(企业创新岗)”特聘专家人才项目。 Email:ecsi_chen@163.com 个人主页链接:http://mypage.just.edu.cn/nydl/cn/list.htm |
专硕专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 |
2 | 陈代芬 | 教授/博士 | 学硕专业: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 轮机工程 | 陈代芬,男,1982年,能动学院副院长,江苏省333、省青蓝工程、校深蓝人才工程培养对象,中国高温燃料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氢能专委会委员、省造船工程学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国家实验室博士(2004-2010),Colorado School of Mines (美国) 机械分部国家公派联培博士(2007-2008), 香港理工大学Associated Research (201102-201110), Curtin University (澳大利亚)化工系访问学者(2014-2015);多年来一直从事燃料电池电堆流道设计、热管理及优化、复合电极逾渗理论及多场耦合部件设计、油气管道阴极防护设计等方面研究。近期主要从事燃料电池在船舶与海工领域的应用研究;近年来,主持或主要参与国家自然基金3项、科技部国际交流项目1项,国家外专引智重点项目1项,中油管道局课题1项、省自科基金3项、及其它技术开发课题6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在ACS Energy Letters, Appled Energy, J Power Sources, AIChE J, Int J Hydrogen Energy,JPCC, Ocean Eng.,等国际SCI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二区及以上14篇,总被引479 (ISI),h-index=13;指导获全国大学生船舶能源与动力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能源智慧未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三等奖3项 Email:dfchen01@163.com 个人主页链接:http://mypage.just.edu.cn/nydl/cdf/list.htm |
专硕专业: 动力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
3 | 杜 军 | 教授/博士 | 学硕专业: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杜军副教授,长期从事超临界萃取技术及烟气净化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在二氧化碳萃取纳米晶体、烟气除尘、脱硫、脱销方面获得了显著成果。热工装置建模优化方向学术骨干。近5年来,主持承担企业科研攻关项目5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得发明专利2件,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EI收录1篇。担任3门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工作,近五年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 Email: dujun9988@163.com 个人主页链接:http://mypage.just.edu.cn/nydl/dj/list.htm |
专硕专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 建筑与土木工程 动力工程 |
4 | 苏石川 | 教授/博士 | 学硕专业: 轮机工程 | 苏石川教授,工学博士。新能源与动力装置研究所所长。现任江苏省内燃机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科技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动力机械性能优化与污染物排放控制、船舶动力总成及可靠性、船舶机舱火灾及安全、新能源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在船用柴油机性能优化及动了总成可靠性、船舶机舱火灾动力学、新能源应用等等方面获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省部级、重大装备预研、军工和企业重点产品开发项目多项,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在SCI,EI和权威期刊等刊物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主编高等学校教材2部。 Email:jstussc1@163.com 个人主页链接:http://mypage.just.edu.cn/nydl/ssc/list.htm |
专硕专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 动力工程 |
5 | 苏超 | 教授/博士 | 学硕专业: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苏超,工学博士,博导,2018年江苏省特聘教授,任职于江苏科技大学能动学院。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青年学者奖(ARC-DECRA)获得者。在澳大利亚科廷大学(Curtin University)工作期间,获得两项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基金项目(国家级)。归国后,获得一项江苏省青年基金项目。长期从事具有创新性的以固态离子为基础的电化学能源储存与转换技术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透氧膜分离,低温电化学催化反应,金属空气电池,以及污水处理。迄今在国际主流期刊,如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ACS Catalysis,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SCI收录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7篇为ESI高被引论文,论文被引2500余次,h-index = 27(Web of Science)。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三项,其中两项已经转让。为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Applied Energy,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近40个国际学术期刊论文评审人。作为大会共同主席,在澳大利亚珀斯成功举办两届(2018年和2019年)先进纳米与能源材料国际会议。 Email:chao.su@just.edu.cn; chao.su@curtin.edu.au |
专业硕士: 动力工程 |
6 | 温华兵 | 教授/博士 | 学硕专业: 轮机工程 水声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温华兵,教授,能源与动力学院院长,振动噪声研究所所长。江西吉安人,生于1977年。获江苏科技大学轮机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江苏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江苏省青年骨干教师公派香港大学访问学者。 现为高级振动分析师国家专业人才,江苏省科技副总类“双创人才”,镇江市船舶动力设备性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振动与噪声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轮机学术委员会辅机分会委员,《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编委,《振动与冲击》期刊优秀审稿人。 主持科技部、国防科工局、江苏省科技厅、国防重点实验室等课题及企业合作项目30余项,获各类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十三五规划图书”等学术专著3部,获批授权发明专利30件、软件著作权7项、一级中国国防船舶科技报告12部。主持省部级教研教改重点课题3项,出版江苏省重点教材1部,指导学生获省级优秀毕业设计1人、校级优秀硕士论文5人、全国及省级大学生学科竞赛10余项。 Email:Wen-huabing@163.com 个人主页链接:http://mypage.just.edu.cn/nydl/whb/list.htm |
专硕专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 动力工程 |
7 | 夏兆旺 | 教授/博士 | 学硕专业: 轮机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夏兆旺,安徽凤阳人,教授。2010年博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车辆工程系。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先后获江苏省双创人才科技副总、泰州市双创人才、镇江市十佳教师、镇江市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教师、江苏科技大学优秀学业导师和江苏科技大学青年学者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省部级项目6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11篇,EI收录15篇;获航空科学出版基金支持出版专著1部;申请发明专利6件,授权4件;授权软件著作权6件。获江苏省军民结合创新三等奖1项、江苏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特等奖各1项;主持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1门。目前担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随机委员会委员以及《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ASME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Acoustics》、《振动与冲击》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审稿人。 主要研究方向:(1)船舶动力设备隔振技术;(2)舰船舱室振动噪声控制技术;(3)新型阻尼减振技术(颗粒阻尼技术、周期隔振技术);(4)环境噪声治理与控制技术。 指导研究生14名,毕业8名,其中2人获国家奖学金,1人考取东南大学博士。 Email:dlxzw@163.com,微信见个人主页。 个人主页链接:http://mypage.just.edu.cn/nydl/xzw/list.htm |
专硕专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 动力工程 |
8 | 杨兴林 | 教授/博士 | 学硕专业: 轮机工程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杨兴林教授,长期从事船舶轮机系统及设备的设计及性能优化方向的教学和科研,香港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江苏省优势学科轮机方向带头人,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带头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柴油机分会副主任委员、辅机分会副主任委员,《内燃机学报》、《江苏科技大学学报》、《鱼雷技术》、《江苏船舶》等杂志编委。 Email:hcyangxl2010@163.com 个人主页链:http://mypage.just.edu.cn/yjsy/yxl_2323/list.htm |
专硕专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 建筑与土木工程 动力工程 |
9 | 姚寿广 | 教授/博士 | 学硕专业: 轮机工程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姚寿广,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动力机械与工程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舰舶轮机系统及设备的性能优化、能源高效利用、新能源技术及应用方向的科研与教学。先后主持完成包括国家/省各类政府研究及所/企业委托项目4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件。获国家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获省本科精品课程及优秀研究生课程各1门;出版专著及规划教材4部。指导本学生参加国家级大学生科技竞赛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三等奖1项。近五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其他政府及企业资助项目3项。 现担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轮机学术委员会委员及锅炉与涡轮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轮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锅炉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等。并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以及多个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审稿人。 自1997年以来先后被列为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江苏省“333工程” 中青年科技带头人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以及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等,2000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 Email:zjyaosg@126.com |
专硕专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 动力工程 |
10 | 赵忠超 | 教授/博士 | 学硕专业: 轮机工程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赵忠超男博士教授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期专注于强化传热与能源综合利用、LNG动力船气化工艺及装备的研究。2007年6月毕业于山东大学热能与动力机械专业;2005年8月至2007年5月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参与了由著名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领导的国际重大科研合作项目“阿尔法磁谱仪”建造工作,其中主要参与了“阿尔法磁谱仪”热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验相关工作;2012年获得“江苏省首批青年骨干教师境外研修计划”资助,赴香港大学“纳米流体工程中心”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2013年获得“江苏省博士集聚计划”资助。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项目”、“镇江市重点研发计划”、“江苏省省级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国家海洋局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工程”协作单位项目负责人等科研项目,项目总经费近400万元;作为核心研究人员参与“江苏高校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基金”3项;作为学术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eat and Mass Transfer》、《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及《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等本学科国际TOP期刊发表ESI SCI论文17篇,同时担任多个本学科国际TOP期刊审稿人工作;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件,其中授权第一发明人专利11件。长期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等各类奖项10余项。 Email:Zhongchaozhao@just.edu.cn 个人主页链接:http://mypage.just.edu.cn/nydl/zzc/list.htm |
专硕专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 建筑与土木工程 |
| 副教授 |
11 | 卞婷 | 副教授/博士 | 学硕专业: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卞婷,女,1989年6月生,工学博士,副教授,201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研究课题侧重于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储能和转化装置领域的应用,如水裂解制氢反应和氧还原反应。主要研究方向包含:①高效燃料电池催化剂的设计与应用;②碳基纳米材料及其在电化学储能领域的应用。近5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7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江苏省高校基金,江苏省博后基金,镇江市船舶动力设备性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校博士启动基金项目。在Nano Letters、Advanced Science、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Chemical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MaterialsChemistry A、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和RSC Advances等国际期刊发表SCI学术论文1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授权2件。 Eamil:biantingbest@163.com 个人主页链接:http://mypage.just.edu.cn/nydl/bt/list.htm |
专硕专业: 动力工程 |
12 | 冯国增 | 副教授/硕士 | 学硕专业: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冯国增副教授,环境控制技术与设备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船舶制冷空调技术、船舶节能技术、工业通风除尘技术研究,近年来,主持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主要参与完成省部级项目5项,主持完成企业委托项目3项,授权发明专利6件,发表学术论文12篇。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Email: frank7792@sina.com 个人主页链接:http://mypage.just.edu.cn/nydl/fgz/list.htm |
专硕专业: 建筑与土木工程 动力工程 |
13 | 郭峰 | 副教授/博士 | 学硕专业: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郭峰,女,博士,副教授。主要科研方向:1. 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2 . 高效纳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催化剂的设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在Appl Catal B-Environ, J Hazard Mater, ACS Appl Mater Inter, J Mater Chem A等国际SCI期刊以第一作者及合作作者发表论文近4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3篇;热点论文1篇 Email: gfeng0105@126.com |
专硕专业: 动力工程 |
14 | 郭霆 | 副教授/硕士 | 专硕专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 | 杜军副教授,长期从事热力系统建模及模拟研究,超临界萃取技术及烟气净化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在二氧化碳萃取纳米晶体、烟气除尘、脱硫、脱销方面获得了显著成果。热工装置建模优化方向学术骨干。《船舶与海洋工程》期刊理事会理事,英国轮机工程及海事科技学会IMarEST会员。获省部级表彰1次,镇江市师德标兵荣誉称号1次。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已受理国内发明专利10余项,已受理国外发明专利1项,主持省部级及横向课题10余项。主持学校高教所教研项目1项,主持学校教改课题重点项目1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学年教学优秀奖”2次,结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1项,省级重点1项,结题省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2项,指导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一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2项。担任3门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工作,近五年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 Email: dujun9988@163.com 个人主页链接:http://mypage.just.edu.cn/nydl/dj/list.htm |
15 | 孔为 | 副教授/博士 | 学硕专业: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 轮机工程 | 孔为,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江苏科技大学新能源实验室主任,江苏科技大学青年学者培养对象,近年来分别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能动学院,致力于燃料电池传质及电堆设计、锂电池热管理、管道腐蚀等方面研究;发表科研论文20 余篇,包括J Power Sources (IF=6.95),Int. J. Hydrogen Energy(IF=4.23), Applied Energy(IF=7.90),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IF=6.38), 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IF= 17.382)等,H-index=9。出版专著2部,教材1部,授权发明专利5项,一项为国际发明专利一项产生经济效益近1000万元;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一项,主持或参与其他课题9项包括国家自然基金、江苏省高校基金、江苏省面上项目、横向课题等。(详见个人主页)。 Email: wkongsofc@126.com 个人主页链接:http://mypage.just.edu.cn/nydl/kw/list.htm |
专硕专业: 动力工程 |
16 | 李阳 | 副教授/博士 | 学硕专业: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李阳,男,1987年生,工学博士、讲师,江苏科技大学青年学者第二层次培养对象。长期从事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及新能源技术的研究。2013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瑞士联邦洛桑理工学院(EPFL)进行为期一年的联合培养。近五年作为项目负责人或学术骨干,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其中特别资助1项),军工类项目1项。授权申请发明专利1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9篇。 E-mail: yang_li@just.edu.cn |
专硕专业: 动力工程 |
17 | 陆金铭 | 副教授/博士 | 学硕专业: 轮机工程 | 陆金铭,男,1967年1月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担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会员. 主要学习经历: 1985-1989年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动力装置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89-1992年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反应堆工程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2008-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轮机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科研方向:一、船舶动力装置性能仿真与优化;二、船舶动力装置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三、船舶动力装置可靠性;主要研究成果:作为主持人或主要参加人员完成科研项目多项,通过省部级以上鉴定2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指导完成江苏省研究生创新项目4项。发表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20余篇,EI收录9篇,主编教材4部。获校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Email: ljm280ljm@163.com.com 个人主页链接:http://mypage.just.edu.cn/nydl/ljm/list.htm |
专硕专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8 | 施红 | 副教授/博士 | 专硕专业: 建筑与土木工程 动力工程 | 施红,女,博士,建环系主任;先后主持了江苏省博士后基金1项,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项目1项。主持并参加了各类横向课题10余项,通过几年的研究工作,在飞行器环境控制、飞机适航认证及高效传热方面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参加了商用飞机ARJ21、C919、C929方案的论证工作,参与了C919空气管理系统关键攻关技术“大型客机座舱热载荷动态仿真计算”、“飞机空气导管热应力计算与分析”以及C929冲压空气进气口一体化设计的研制任务,并作为第二单位负责人获得了2017年度的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其次,积极开展科技成果在民用领域的转化应用,目前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华强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吉祥航空公司等企事业合作开展了相关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主要工作包含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案设计、制冷除湿系统设计、高温高压管路可靠性分析、燃气轮机进气口防冰设计等。目前在上述研究领域申报国家发明专利达10余项,其中授权9项。同时,致力于交叉学科的学习及拓展研究,联同材料学、化学学科专家与浙江海帆机械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了舰船海水管系应力补偿及抗腐蚀性方法的研究,并进行了产品的研制。上述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身份先后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chemical Science》、《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Mechanical and Aerospace Engineering V》、《航空动力学报》以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英文版》、《航空制造技术》以及《建筑节能》等行业权威期刊上,共计10余篇。 |
19 | 宋印东 | 副教授/博士 | 专硕专业: 动力工程 | 宋印东,男,1977年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访问学者。主要科研方向:1.船舶动力机械及轮机系统模拟与优化设计;2.纳米流体强化传热技术;3.粉尘等大气污染物综合治理。主要研究成果:近3年来主持工信部高技术船舶子课题、江苏省产学研项目、国防重点实验室项目以及招商局重工、中远海运重工、中铁宝桥等大型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第一作者发表SCI/EI 5篇. |
20 | 孙瑶 | 副教授/博士 | 学硕专业: 轮机工程 | 孙瑶,女,1987年生,工学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读博期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联合培养。从事结构振动、噪声、声振耦合及振动噪声控制方面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第一作者发表SCI/EI论文5篇。 E-mail:sunyao_work@163.com |
21 | 王军 | 副教授/硕士 | 专硕专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 | 王军,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担任:能源与动力学院轮机工程专业负责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主要从事船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船舶设备性能优化、船舶及海洋平台管路安全性评估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目前研究方向为:(1)船用热交换器强化换热与节能、(2)FPSO综合管系安全性评估、(3)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集成化。主持或参与国家、军队、省、部及企业10多项重大科研项目。获镇江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获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获省部级教学比赛三等奖2项,获江苏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1部,发表论文2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3项。 Email: ecsi-wj@163.com QQ:47137330 个人主页链接:http://mypage.just.edu.cn/nydl/wjA/list.htm |
22 | 魏涛 | 副教授/博士 | 学硕专业: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魏涛,男,1986年,能动学院教师,中国化学会会员;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201509-201707),中国矿业大学博士(201109-201506);多年来一直从事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及优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制备与优化等方面研究。近期主要从事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申请专利4项;在Nano Energy, J Power Sources,J. Mater. Chem. A., JPCC, Electrochimica Acta等国际主流SCI期刊发表论文16篇,其中二区及以上8篇,ESI高被引2篇,指导获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大赛三等奖3项。 Email:wt863@126.com 个人主页链接:http://mypage.just.edu.cn/nydl/wt/list.htm |
专硕专业: 动力工程 |
23 | 肖蓓蓓 | 副教授/博士 | 学硕专业: 轮机工程 | 肖蓓蓓,女,1987年,能动学院新能源系系主任,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委员;中国吉林大学博士(2009-2014);研究课题侧重于新能源的利用以及污染控制,具体研究方向包含:①燃料电池阴极设计;②电化学能量转化;③有毒有害气体处理。近5年来,主持或主要参与国家自然基金3项、省自科基金1项、及其它技术开发课题3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在Adv. Funct. Mater., Nano Energy, ACS Appl. Mater. Inter., ACS App. Energy Mater., Appl. Surf. Sci., Phys. Chem. Chem. Phys.等国际SCI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总被引400余次,h-index=11。 Email: xbb420@just.edu.cn 个人主页链接:http://mypage.just.edu.cn/nydl/xbb/list.htm |
24 | 张东辉 | 副教授/博士 | 学硕专业: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张东辉,男,1970年7月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学习经历:1988-1992年江苏科技大学动力工程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92-1995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学习并获硕士学位。1998年进入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2003年5月获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04-2008年在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博士后工作站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科研方向:一、电子器件散热冷却技术及其热分析;二、多孔材料可视化及其传热传质机理;三、多尺度结构中的流动换热机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作为主持人或主要参加人员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2项。并参与了国家重点基础发展项目的研究。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通过省部级和市厅级鉴定项目3项。已发表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EI检索15篇。合作发表专著《土壤大孔隙流机理及产汇流模型》(科学出版社, 2012)。 Email: dhzhang20@126.com 个人主页链接:http://mypage.just.edu.cn/nydl/zdh/list.htm |
25 | 张刘挺 | 副教授/博士 | 学硕专业: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张刘挺,男,1989年生,工学博士,副教授,新能源系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氢能专业委员会会员,省造船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化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技术。在高容量镁基复合体系的性能优化、催化改性以及储氢机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迄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科技大学青年科技创新项目各1项,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际专利1项,并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Dalton Transactions、RSC Advances等国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0余篇,论文被SCI引用500多次,H-index=14。 Email:zhanglt89@126.com 个人主页链接:http://mypage.just.edu.cn/nydl/zlt/list.htm |
专硕专业: 动力工程 |
26 | 张强 | 副教授/博士 | 学硕专业: 轮机工程 | 张强,男,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2年北京理工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博士毕业;2014年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机械工程系访问学者。作为学术骨干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完成多项校企联合研究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近三年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5篇(其中一区论文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件,授权1件;参编教材1部。承担本科主干课程《船舶柴油机》及研究生课程《Advanc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Optimiz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的教学工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1)热动力循环/系统节能技术和方法研究。主要开展低品位热源高效转换、分布式能源系统和多联产系统集成等研究;(2)动力装置(柴油机、燃气轮机)替代燃料工作过程优化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手段,并结合优化理论和技术,探索替代燃料燃烧及排放控制的方法。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三等奖2项。 E-mail: zhangqiangjust@163.com 个人主页链接:http://mypage.just.edu.cn/nydl/zqA/list.htm |
专硕专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 |
27 | 范新宇 | 讲师/博士 | 专硕专业: 动力工程 | 范新宇,男,1991年生。2018年博士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现为江苏科技大学能动学院讲师/硕导,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在读博士后。主要从事高性能电磁直线作动器的集成设计与运动控制等相关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发表SCI/EI论文10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5项。具体研究方向:1. 高性能电磁直线作动器集成设计与运动控制技术;2. 绿色低碳、清洁高效内燃机技术:基于电磁直线作动器的全柔性可变配气技术、气体燃料发动机喷射装置关键技术。3. 直驱式波浪发电装置的集成设计、性能优化与功率控制技术。 Email: fanxinyu91@126.com 个人主页链接:http://mypage.just.edu.cn/nydl/fxy/list.htm |
28 | 顾丛汇 | 讲师/博士 | 学硕专业: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顾丛汇,女,1990年11月生。2017年研究生毕业于东南大学,获博士学位。2017年9月起在江苏科技大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固两相流动。在非球形颗粒流态化运动与传热传质过程、烟草等生物质干燥特效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迄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科技大学青年科技创新项目各1项,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件,并在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Powder Technology、 Energy&Fuels、化工学报等等国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5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0余篇。指导1名研究生获得2020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出国联合培养交流学习,获2019/2020学年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教师、优秀学业导师称号。 Email:guconghuigch@163.com |
29 | 蒋庆峰 | 讲师/博士 | 专硕专业: 动力工程 | 蒋庆峰,博士,讲师,硕导,能源与动力学院热工实验室主任、环境控制技术与设备研究所所长助理。长期从事低温流体的流动传热机理、高效换热器的优化设计与研发。近年来,主持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人才项目1项,主要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7篇(SCI/EI检索5篇),申请发明专利8件,获批软件著作权一项。欢迎能源动力、工程热物理等方向的研究生同学报考,共同学习,实现抱负! Email: jiang_qingfeng@163.com |
30 | 彭子龙 | 讲师/博士 | 学硕专业: 水声工程 | 彭子龙,男,1988年生;201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水声工程专业,2019年被评为江苏省“双创博士”。主要从事国防水声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声学学会会员。目前作为第1负责人主持中央军委科技委的基础加强计划领域基金1项(国家级),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以参研单位的形式主持基础加强计划重点基础研究项目1项(原国防973课题),主持“十三五”装备预研课题1项(国家级),主持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与海军研究院、中船系统工程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中船701研究所、中船726研究所等合作,主持国防横向课题十余项,主持企业合作项目2项,主持市厅级项目1项。在Ocean Engineering、Applied Acoustic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篇、EI论文3篇。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三等奖1项,指导本科生创新计划省级类别1项。具体研究方向包括:①水中复杂目标回波特性;②水中复杂目标声隐蔽性能;③水下噪声机理;④海洋环境噪声;⑤舰艇设备减振降噪等。 E-mail:zlp_just@sina.com 个人主页链接:http://mypage.just.edu.cn/nydl/pzl/list.htm |
专硕专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 |
31 | 沈九兵 | 讲师/博士 | 专硕专业: 动力工程 | 沈九兵,男,1987年生;201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目前为能动学院人工环境系讲师。主要研究方法包括:空调及通风系统、制冷压缩机、高温热泵及余热回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各类双螺杆压缩机研发项目横向课题多项。 Email: shenjiubing@just.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