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学院成功举办先锋讲堂——心理专题讲座

作者:张莺雅 发布时间:2025-04-27动态浏览次数:13

  

为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树立积极的学习心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4月24日下午,能动学院邀请校心理健康中心专家谢莉教授为大一学子讲授题为《大学学习:心态、转型与分化》专题讲座。本次讲座聚焦大学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转变与行为调适,兼具学术高度与实践温度,吸引了众多学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谢老师以一组来源于校园调研的数据开场,引导同学们直面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扰与行为困境。数据显示,超过六成学生坦言自己“有目标却缺乏执行力”,而接近四分之三的学生反映“容易受到外界干扰,难以集中注意力”。这些数据不仅揭示出大学生在学习阶段的真实状态,也为讲座的深入探讨提供了重要依据。

 

围绕“大学学习转变”这一核心议题,谢老师指出,大学阶段的学习不仅是内容和难度的提升,更是学习模式和心理机制的深刻转型。从“被动完成任务”到“主动规划成长”,从“结果导向”到“过程赋能”,大学生面临的是身份角色与内在驱动的双重跃迁。她强调,唯有真正理解大学学习的内核,才能在多元选择与相对自由中保持方向感与内在秩序。

围绕“自我管理”谢老师从目标设定、计划制定、注意力维护等维度出发,系统讲解了大学阶段常用的自我管理策略,并倡导学生构建适合自身节奏的日常计划体系。她鼓励同学们通过“日————”三级规划机制,结合数字工具实现从理念到行动的转化。她指出,真正有效的自律,并非压抑,而是理解与协调,是一种温和、可持续的自我照顾方式。

在解决学生普遍面临的“拖延”问题上,谢老师深入解读了时间管理中的两大经典理论——四象限法则与二八原则。她引导学生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项着手,主动构建前置性的学习节奏,避免“临时抱佛脚”带来的焦虑与内耗。同时,通过强调将注意力聚焦于最关键的“20%高效任务”,帮助学生摆脱“忙而无果”的表面努力。结合“番茄工作法”“五分钟起步法”等具体方法,她为学生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引导大家在日常微习惯中逐步走出拖延循环,重建学习的掌控感。

 

此次讲座内容扎实、层次分明,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辅相成,不仅拓展了学生对于大学学习心理的理解维度,也传授了切实可行的自我管理方法。讲座在掌声中圆满结束,不少学生在分享中表示,本次讲座带来的不仅是一次“认知觉醒”,是一次“行动动员”。